经验与理论:以海外学者近代中国经济研究的学术论争为中心  

Experience and Theory:Centered around the Academic Debates of Overseas Scholars on Modern Chinese Economic Research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刘洋 Zhao Liuyang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433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2023年第5期105-115,共11页ECONOMIC HISTOR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海外中共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21VSZ14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海外学者关于近代中国经济变迁的学术论争,无论是解释近代中国经济衰落的“马尔萨斯陷阱”理论,还是解释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斯密型动力”理论,实质上皆将“英国道路”视为普适性现代化道路。构建具有中国主体性的经济史理论无法否定将英国道路作为重要参照系,但要超越将英国道路作为普适性现代化道路的认识,“实践社会科学”研究进路主张真正回到实践,通过对“论社会”深入研究以反思“规范性认识”,这种研究进路为构建具有中国主体性的经济史理论提供重要启发。

关 键 词:马尔萨斯陷阱 斯密型动力 英国道路 现代化理论 “实践社会科学” 

分 类 号:K26[历史地理—历史学] F129[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