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陈仙辉:超导的至暗时刻和未来  

Dialogue with Zhongxian Zhao and Xianhui Chen,Academician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The Darkest Hour and Future of Superconductivi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编辑部(整理)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大学科普》2024年第2期20-23,共4页Science Popularization in University

摘  要:“我们现在的技术发展主要有三类,就是能源、信息、生物技术。而超导材料既可以支撑能源技术,也能支撑信息技术。人类文明可以用材料来划分,室温超导材料就可以成为划分人类社会文明时期的标志性材料。”“我认为要寻找室温超导体,还需要从新机制下手,这就是现在我们正在努力的一个方向。”从1911年,荷兰莱顿大学的教授海克•卡末林•昂内斯发现超导现象开始,至今112年过去了。虽然只有百余年历史,但通过超导研究直接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迄今已有10位。

关 键 词:超导现象 中国科学院院士 超导研究 超导材料 能源技术 荷兰莱顿大学 信息技术 诺贝尔奖 

分 类 号:O51[理学—低温物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