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登峰
机构地区:[1]芜湖市鸠江区白茆镇农业服务中心,安徽芜湖241000
出 处:《农村科学实验》2024年第11期187-189,共3页Rural Scientific Experiment
摘 要:该文通过探究不同比例有机氮与无机氮对鲜食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明确最佳的有机氮与无机氮施用比例,为沿江地区鲜食玉米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该试验设置有机氮与无机氮比例0∶100(T1)、25∶75(T2)、50∶50(T3)、75∶25(T4)、100∶0(T5)5个水平。结果表明,在有机氮占总氮量0%~100%范围内,随着有机氮使用比例的提高,玉米产量降低,有机氮比例达到75%以上后,玉米产量显著下降,玉米秃尖变长,行粒数减少,鲜百粒重下降,玉米的株高和穗位降低;有机氮肥与无机氮肥不同比例处理对玉米的穗长、穗行数影响较小。随着有机氮肥施用比例的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有提高趋势,粗蛋白含量有降低趋势。在有机氮和无机氮的比例为25∶75时,鲜食玉米的产量相较于单独施加无机氮肥时的鲜食玉米的产量降低了0.79%。因此,有机肥的施用量不宜过多,沿江地区适宜的有机氮肥替代无机氮肥比例为25%~50%,该比例下的鲜食玉米产量高、品质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