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佛教的“咣咣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落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贾力娜 李玉洁 

机构地区:[1]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2]山东艺术学院

出  处:《剧影月报》2024年第3期75-76,51,共3页Drama and Film Journal

基  金: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成果,编号:tsqn202312251;海右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人才计划成果。

摘  要:山东落子,这一源自山东省的民间曲艺,亦被称为莲花落或莲花乐。其历史可追溯至佛教法事活动,初为僧侣化缘时所唱的曲子,用于宣扬佛教教义及表达对人们的感谢。早在隋末唐初的《续高僧传》中,即有“落花”的记载。随着历史的发展,落子经历了演变。宋代《罗野录》中,落子逐渐成为穷苦百姓乞讨生活的技艺,并在民间广泛传播。到了元明时期,莲花落成为其正式名称,被众多地方戏曲采纳,传播更为广泛。清代,莲花落从乞丐乞讨转变为艺人的专业演唱,众多知名的落子艺人涌现,形成“南口”“北口”“东口”三大流派。

关 键 词:元明时期 莲花落 民间曲艺 落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隋末唐初 佛教教义 三大流派 

分 类 号:J82[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