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黎鹏 Guo Lipeng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23年第9期3-13,共11页MODERN HISTORY OF CHINA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晚清全权大臣制度的形成及其运作”(22XNH110)。
摘 要:日俄战争时期清政府的中立政策与中立法运用向来备受质疑与批评,这些批评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近代中国中立的困境“一部中立”与“不完全中立”有所忽视的表现。上述困境与列强在华势力的存在和国际关系的风云变幻密切相关,从而在日俄战争时期引发出一系列超越中立法发展阶段的法理矛盾。在“复州日设民务公所案”与“辩驳俄国布告案”中,中方不仅朝着对本国有利的一面对既有中立法条文进行延伸解释,还注重获得各国支持,而且借助日俄战争的契机,向国内外重申了对东三省的主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权益,可见清政府的中立并非完全消极。清政府在日俄战争期间的外交政策,透露出近代中国的国际法运用具有深刻的复杂性,也揭示了近代中国实现“文明化”的努力,始终面临着列强在华势力这一根本性障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