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三江学院中外南海历史奥图研究基地,南京210012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23年第11期3-17,共15页MODERN HISTORY OF CHINA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南海疆文献资料整理中的知识发现与维权证据链建构研究”(19ZDA34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越南与中国南海地名考证及历史地理信息平台建设研究”(18BTQ048)。
摘 要:19世纪末中英铜货索赔案指的是中国和英国政府就两艘外国商船德国边楼挚号(Bellona)和日本姬路丸(HimegiMaru)——在西沙海域失事、部分铜货被中国渔民打捞事件的外交交涉。20世纪30年代法国文献中出现了“清朝两广总督称西沙既不属于中国也不属于安南”一说。2021年英国学者比尔·海顿(Bill Hayton)根据一份中文照会的英文译文所称沉船地点发生于high seas,以及清廷文件中的“大海茫茫从何保护”,便断定清政府官员以沉船之地为公海而推卸责任。于是,外媒大肆染,认为这是中国不拥有西沙群岛的“铁证”。然而,依据我们最近从英国国家档案馆新发现的中文照会原件,high seas只是对中文“大洋”一词的翻译,根本没有公海之意。中英双方根据《中英天津条约》第十九款处理该案,充分说明英国当时把西沙群岛及其海域当成中国的管辖范围。从地方到中央,清政府从没有对中国拥有西沙海域的管辖权提出异议。“清朝两广总督称西沙既不属于中国也不属于安南”,只是法国人对中英文史料的曲解和臆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19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