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柳建文[1] Liu Jianwen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23年第4期71-82,共12页ETHNIC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我国社会组织参与‘一带一路’的行动意愿、行动能力和制度支持研究”(项目编号:19BGJ01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市域民族社会治理是指地级以上级别城市的党委、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针对民族问题展开的治理行动,其具有主体多元性、行动协同性、资源整合性等特点。市域民族社会治理的主要目标是保障民族权益、协调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形成市域民族共同体,这是新时代各民族人口大迁徙和混居格局下一种新的治理模式。基于若干地级以上城市的调研,当前推进市域民族社会治理存在以下问题:社区的治理能力与市域社会治理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张力;市域内部治理资源的存有量和实际利用量之间的差距较大,社会资源的动员和整合不足;专业性、公益类的社区组织相对匮乏,市域民族治理仍然体现出单一主体的社会治理结构特点。基于此,推进市域民族社会治理应加强市域相关制度政策的调整和创新,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充分动员和组织市域内部治理资源,构建市域民族社会治理的多元协作体系;树立纵向协作与横向合作意识,构建市域民族社会治理的府际协同机制,促进外部治理资源的优化配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