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金娣
机构地区:[1]太原理工大学
出 处:《品位·经典》2024年第5期29-31,共3页
摘 要:死亡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在短暂的一生中持续经受病痛和丧亲的折磨,死亡成为他诗歌的重要意象之一。然而在死神恐怖的镰刀之下,约翰·济慈对死亡却怀有甜美的爱恋之情。本文通过对约翰·济慈的《夜莺颂》的分析,从死亡意象、诗性想象力和生的无限可能三个方面探讨了济慈向死而生的死亡美学。济慈不惧死亡,从死亡中发现了爱、美和生的无限可能。济慈独特的死亡美学给现代人带来了深刻的启迪。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5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