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伯铭 严小燕 刘宏芳 陈静 刘安乐[5] 祁新华 Zheng Boming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州350007 [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 [3]福建商学院旅游与休闲管理学院,福州350012 [4]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昆明650221 [5]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六盘水553004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旅游管理)》2023年第11期16-29,共14页TOURISM MANAGEMENT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61038);福建省科技厅省属公益类科研专项(2020R1002006);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ZK[2023]-般444)。
摘 要:城市旅游舒适性是城市舒适性的拓展性外延与创新性视角,亦是衡量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市场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论文从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出发,构建由气候适宜、环境优美、要素完备、资源丰富以及社会氛围五大维度组成的城市旅游舒适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使用炳权法、综合线性加权法、莫兰指数、热点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探究2019年中国城市旅游舒适性的空间分异、障碍维度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中国城市旅游舒适性两极化现象显著,旅游舒适性较高的城市多为省会城市和传统旅游名城,“旅游双城”现象显著。②中国城市旅游舒适性呈现“东高西低”的梯度性空间分布特征,在长三角、京津冀、环渤海以及成渝经济圈范围内形成热点集聚。③通过瞄准各城市较低与低等级障碍维度,得到25个障碍维度组合,其中二维及三维障碍的城市数量占比最大(69.59%),且分别有254和209个城市存在要素与资源维度障碍,说明中国城市旅游舒适性普遍受这两大维度的制约。整体上,中国城市旅游舒适性的空间分异主要受供给和地理环境变量影响,其中供给变量的影响最大;分维度上,气候适宜主要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优美受供给和需求的双重影响,要素完备主要受供给因子影响,资源丰富和社会氛围受供给和地理环境的双重影响。研究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城市舒适性研究体系的外延与视角,可为瞄准和优化城市旅游舒适性障碍维度提供科学借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