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宜否:宋代稻麦异土移植的历史动因与实际成效  

Suitable or Not:The Historical Motivation and Practical Effect of Transplanting Rice and Wheat in Different Soil in Song Dynas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艳[1] 王轶英[2] 

机构地区:[1]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河北保定071002 [2]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陕西渭南714000

出  处:《宋史研究论丛》2024年第1期203-217,共15页

基  金:2023年河北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编号:HBU2023BS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农业作物相互交流的高峰时期。在宋政府引导下,原生于温湿地区的水稻和寒干地区的麦子皆跨越了秦岭—淮河这一生长适宜线,而实现了远距离异土种植。“南稻北种”主要在北宋实施,“北麦南种”主要在南宋实践。在宋廷推动下,南稻推广最北到达白沟疆界,其主要动因除了水田限骑的军事作用,还有民众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北麦推广到达南方的川闽地区,其主要动因有北方人南迁,以及农民对冬季农田地力的充分利用。在塘水充裕的河北路,宋廷通过引进早稻品种解决了水稻不宜寒冷气候的问题,使水田成为“水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湿问题突出的南方,农民通过早稻品种改良、别田育秧技术、水田旱作的排灌和起垄作沟技术,确立了稻麦复种制度。宋代南稻北麦异土移植的实践,使稻麦种植在区域上更加广阔,这种趋势也为后世所延续。

关 键 词:宋代 水稻史 麦子史 农业技术史 

分 类 号:S51-09[农业科学—作物学] K244[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