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北京100026
出 处:《吉林医学》2024年第7期1639-1642,共4页Jilin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1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研究组(行外固定支架术)各40例。观察围术期指标、治疗前后尺偏角、掌倾角、桡骨缩短指标及治疗前后腕关节功能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术中耗时、术中出血量指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缩短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与治疗6个月后两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缩短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与治疗6个月后两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缩短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并发症、残余畸形及总分腕关节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与治疗6个月后两组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并发症、残余畸形及总分腕关节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与治疗6个月后两组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并发症、残余畸形及总分腕关节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虽然创伤性较小,但是两者手术腕关节恢复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无显著差异,具体实施哪种手术,还需结合患者骨折类型及患者实际情况而定。
关 键 词: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支架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