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阐释紧缩论台议:理论演进与学术突破  

On the Deflationary Account of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毅 彭白羽 Sun Yi;Peng Baiyu

机构地区:[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3]西安外国语大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院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3年第5期45-54,共10页LINGUISTICS AND PHILOLOG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隐喻学视域中多语种通用辞格认知研究”(21BYY001);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汉语隐喻的形式表征与认知计算研究”(2019WZDXM021)。

摘  要:传统修辞学、文学和哲学视域下的隐喻识解观只强调隐喻语言的独特性,依靠人类言语交际的编码-解码模式,片面认为隐喻是一种表意特例、一种偏离字面意义的阐释路径。然而,隐喻性阐释并非完全依赖代码编辑,而是凭借线索进行语境感知和推理的行为过程。新关联理论基于隐喻语言的交际语用观,进一步提出隐喻阐释紧缩论,将隐喻语言界定为一种松散性表述,其解读方式与其他所有松散句式(语义近似、范畴扩展、夸张表述等)保持一致,一律奉行关联认知和交际原则,形成字面/松散/夸张/隐喻的语义阐释连续统模式。两位学者指出,隐喻语言独具创意的诗性效应实则是通过一系列弱隐含义层层叠加而成。隐喻阐释紧缩论还原了隐喻言语交际的关联特性,回归其松散语义的阐释路径,开启了学界对隐喻阐释机制的纵深化实证性认知探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单纯关照跨域单向系统映射过程的主流概念隐喻理论带来了学术滋养和发展新进路。

关 键 词:隐喻语言 新关联理论 紧缩阐释 诗性效应 

分 类 号:H05[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