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石燕金 邢丹[1] 韩世玉[1] 罗朝斌 张芳 彭世清
机构地区:[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25
出 处:《现代园艺》2024年第15期53-55,58,共4页contemporary horticultur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377);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服企[2022]003),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成果[2023]一般029);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3]一般011)。
摘 要:为了摸清丛枝菌根真菌(AMF)提高植物抗旱性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以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1992-2022年有关菌根与干旱的相关文献为数据来源。根据数据库的分析和检索结果,分析了前10名的年度发表量、研究方向、机构和资助项目以及高引用频率文章等。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共检索相关文献274篇,发表文章总量呈上升趋势,但增长不稳定,研发潜力巨大;该领域现有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林业、生物学和农作物等学科;期刊的主要来源是《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草业科学》等期刊;研究机构主要是贵州大学、西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等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菌根抗旱性研究的主要资助项目,在菌根抗旱性的研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检索到的文献中,2013年发表在《草原学报》上的“我国菌根学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展望”被引用频率最高,引用频率高达106次,为菌根抗旱性研究奠定了基础。根据文献中与菌根抗旱性相关的高频关键词得知,研究菌根对植物抗旱性影响的生理生化机制是当前的热点。基于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旱性的研究现状,未来应在协同抗旱机制、分子生物学和菌根信号转导等方面开展更多的研究。
分 类 号:S311[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