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玲 贾佳 史妍慧 赵轶 邱炜斌 范薇 ZHANG Ling;JIA Jia;SHI Yanhui;ZHAO Yi;QIU Weibin;FAN Wei(Department of Neurology,Shanghai Xuhui Central Hospital(Zhongshan-Xuhui Hospital),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7,China;Department of Neurology,Zhongshan Hospital,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2,China)
机构地区:[1]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237 [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32
出 处:《中国临床医学》2024年第3期514-516,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基 金:上海市徐汇区医学科研课题(SHXH202234)。
摘 要: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PNS)是癌症的远隔效应,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发病通常由免疫机制介导。随着抗体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不断增多,PNS的发现率也逐渐升高,每300例癌症患者中有1例为PNS[1]。2021年7月,国际专家组[2]提出了PNS最新诊断标准及新的诊断评分系统,重新定义PNS常见临床表型,并将其分为高风险表型、中风险表型;同时对抗体进行危险分层,将抗微管相关蛋白1B(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B,MAP1B)抗体作为“高风险抗体”,认为其与肿瘤发生有强相关性。但是,目前抗MAP1B抗体引起PNS的病例报道及相关研究尚较少。现报告1例MAP1B抗体相关PNS病例。
关 键 词:微管相关蛋白1B 神经系统副肿瘤 抗浦肯野细胞抗体2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15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