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23年第10期82-98,共17页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联调查团档案中关于中国共产党资料的整理、翻译与研究”(19BDJ066);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南京大屠杀时期难民粮食救助研究”(17NDJC036Z)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李顿调查团赴汉口调查,是中日与李顿调查团两国三方外交折冲的结果。日本主张李顿调查团应赴汉口调查,其目的是拖延调查团赴东北的时间,并企图坐实对华的各种所谓指控,以掩盖其侵华之本质;中国对日本之阴谋了然于胸,反对调查团赴汉口调查,但弱国的地位又使其无力表达强硬的反对态度,只能被动地接受;李顿调查团赴汉口调查表面上的理由冠冕堂皇,却难掩其迎合日本之嫌。李顿调查团在汉口围绕日本对中国的各种指控进行了公开与私下的调查,调查结果事实上承认了中国近年之进步,间接否认了日本对中国的不实指控。于南京国民政府而言,李顿调查团的调查结论虽然可勉强接受,但过程却是消极被动的,其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弱势地位由此可窥一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1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