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哺乳期乳腺炎发病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琦[1] 蔡将军 赵虹[2] 

机构地区:[1]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杭州310053 [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杭州310006

出  处:《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4年第7期662-667,共6页Zhejiang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  金:浙江省国医名师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GZS2021006)。

摘  要:非哺乳期乳腺炎(non-puerperal mastitis,NPM)是指发生于女性非哺乳期的乳房炎症性疾病,病程常呈慢性过程,临床主要病理类型为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与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中医称为“不乳儿乳痈”或“粉刺性乳痈”^([1-2])。虽然在全球范围内NPM发病率并不高,但是近年来中国地区NPM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3-4])。研究表明,PCM与乳腺导管排泄障碍、异常激素刺激导管分泌和厌氧菌感染等有关;GLM与乳汁停滞、高泌乳素血症、乳房钝性创伤、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等有关,且其患病率与种族和地区呈一定的关联性,通常发生在地中海地区和亚洲发展中国家^([3,5-6])。

关 键 词:非哺乳期乳腺炎 粉刺性乳痈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分 类 号:R655.8[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