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2]中共福建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1
出 处:《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4期1-6,共6页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唯物史观核心概念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百年建构研究”(23BKS036)。
摘 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超越资产阶级国家观之处在于透过国家的表象揭示了国家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国家的本质在于对公共性的追寻。资本主义国家具有虚伪性,它只是打着公共性旗号而已,其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马克思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还探讨了共产主义的国家状态,那是国家统治职能消亡的状态;但国家的管理职能并没有消亡,任何社会都需要管理,这种国家才是公共性的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属性,人民性就是公共性。“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凸显了党和国家的价值追求,亦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创造性发展。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本真面相与价值旨归,有助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有关国家观的重要论断的体系化学理化阐释。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D03[政治法律—政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3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