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东北地区女真社会经济兴衰管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姜彬 

机构地区:[1]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2]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出  处:《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4期139-142,共4页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渤海、女真、满洲族源谱系关系研究”(19ZDA180);2022年度黑龙江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创新平台项目“清代黑龙江仕宦群体与边疆治理研究”(145209348)。

摘  要:明末清初东北女真社会经济的变革与发展是民族崛起与清朝建立的物质基础,进而影响到入关后清廷对东北政策的变化以及边疆的巩固与稳定。后金政权建立,特别是在占领辽沈地区后,鉴于落后生产方式与先进生产力的矛盾,“计丁授田”政策率先实施。在此基础上,以“按丁编庄”为代表的封建大庄园制生产形式也得以确立和扩展,并最终推动女真社会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总体上的制度跨越。清初实施“辽东招民授官”的措施,反映了清廷对“龙兴之地”的重视,以及恢复东北经济的尝试。但随着入关后,关内物资的丰富供应,东北女真社会经济支撑的作用大为削弱,清廷政策也随之由开发转为封禁,从而造成此后东北社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

关 键 词:明末清初 女真经济 跨越发展 封禁政策 

分 类 号:K207[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