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权视阈下晚清天主教传播境遇的地域之别——以皖南和皖北的比较为例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Catholicis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try Power--A Comparison of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Parts of Anhui Provinc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昆 朱正业[2] HUANG Kun;ZHU Zhengye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032 [2]安徽大学历史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出  处:《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24年第3期70-78,共9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国时期淮河流域灾害文献搜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18ZDA196)。

摘  要:太平天国战争后,天主教士主要沿江在皖布道,由南而北依次建堂,使得安徽的天主堂呈现南多北少的分布图景。但作为乡土权威的绅士阶层,由于在皖南单位人口中的数量是皖北地区的数倍,所以两地绅权形态迥然相异,皖南属于绅权强势型社会,而皖北属于绅权弱势型社会。正因如此,天主教在两地的发展境遇相去甚远,两地的绅教和民教关系也大相径庭。天主教在皖南受到绅权的有力约束,教友数量增长缓慢,民教关系较为疏远。反观皖北,由于绅权涣散无力,天主教士不仅染指绅权失位的权力空间,而且还承担部分绅士之责,成为民众依附的权力对象,民教关系反而较为亲密。

关 键 词:晚清 绅权 天主教 皖南 皖北 

分 类 号:K252[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