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敏[1] 赵太学 耿嘉蔚[1] Liu Min;Zhao Taixue;Geng Jiawei(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 and Hepatic Disease,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650100,China;Medical School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650500,China)
机构地区:[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及肝病科,昆明650100 [2]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昆明650500
出 处:《中华肝脏病杂志》2024年第6期563-564,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基 金:昆明理工大学医学联合专项(KUST-KH2022022Y);云岭名医支持项目(YNWR-MY-2019-072)。
摘 要: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一直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的重要判断依据。由于缺乏免疫学指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然史的划分主要依据病毒学、生物化学、和组织学指标综合评估,具体分为: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4个时期。我国现行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1](以下称"2022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对以上自然史的判断制定了明确的标准,笔者注意到其中对"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期"的界定,要求患者HBV DNA为阴性,对此笔者有以下思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9.6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