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号的兴衰 晚清的“金融创新”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晔旻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第13期80-87,共8页National Humanity History

摘  要:尽管在清代很长一段时间里,朝廷都没有正式发行纸币。然而,金属货币的固有缺陷,仍旧使得便于携带的“会(汇)票”通行于市,并进而催生了余秋雨所谓“中国金融业的乡下老祖父”——票号。银钱之弊清代实施“银本位”,大额交易用银两,小额交易用铜钱(制钱),两者的比价则时有不同。而朝廷征税以白银计算,民众纳税时也需要用制钱兑换银两,这就为古代钱庄(也叫钱店、钱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关 键 词:金融创新 金属货币 大额交易 票号 固有缺陷 余秋雨 发行纸币 钱庄 

分 类 号:F83[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