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聪 李红典 贺鹏飞 邓媛媛[1] 董奥 马钰[1] 张赛 陈澍 张勉之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肾内科,北京100078 [2]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肾病科,天津300120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4年第6期556-557,560,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2074242)。
摘 要:中医药防治肾脏病历史源远流长,慢性肾脏病于古代文献中并无确切的病名,据其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等特点,可将其命名为“水肿”“慢肾风”“肾劳”“溺毒”等,但任一病名均不可与之完全对应,只能反应疾病某一个阶段或者某一方面的规律,因此治疗过程中也不应只拘泥于对于病名的诊断,而更应注重其根本的病因病机[1]。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19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