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袁志辉 方仪 何敏慧 王鑫 盘福成 何福林 曾丽亚 Yuan Zhihui
机构地区:[1]湖南科技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南永州425199 [2]湖南省银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永州425199 [3]邵阳学院,湖南邵阳422000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4年第11期122-127,共6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编号:21A0519);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23JJ50070、2022JJ30272、2023JJ50039)。
摘 要:稻黑孢菌可侵染玉米、水稻、小麦、高粱、棉花、生姜、菩提榕树等多种植物。目前,有关稻黑孢菌危害及防治的报道较少,且用常规药剂防治该菌的效果不理想。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十字交叉法以及Wadley法,在分别测定油茶皂苷和噻菌灵对稻黑孢菌的生物活性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2种药剂混配后的抗菌活性,为筛选防治稻黑孢菌的高效环保新药剂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当油茶皂苷的浓度为10.50μg/L,噻菌灵浓度为1.30μg/L时,抑菌率均达到80%以上,噻菌灵对稻黑孢菌的抑菌效果更明显。毒力回归方程测定结果显示,油茶皂苷的EC50为6.30μg/L,噻菌灵的EC50为0.87μg/L,2种药剂对稻黑孢菌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采用Wadley法筛选药剂混配增效配方,得到油茶皂苷和噻菌灵(3∶7)的毒力比(TR)为2.84和共毒系数(CTC)为140,表明两者混配后有协同增效作用。研究结果可为防治稻黑孢菌提供新的药剂配方。
分 类 号:S432.44[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