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志永 张梦彩 李春霖 赵雪萌 路延朋 赵思思 唐灵涛 胡鹏飞 李英毅
机构地区:[1]邢台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邢台054099 [2]邢台市信都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邢台054001
出 处:《中国医师杂志》2024年第6期922-925,共4页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
基 金:邢台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ZC091)。
摘 要:目的研究导引导管开窗导流技术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200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采用导引导管开窗导流技术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观察组101例在球囊扩张前采用导引导管开窗导流技术进行导流,对照组99例未给予导引导管开窗导流技术进行导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责任血管狭窄率、支架到位率、手术操作成功率、靶血管区卒中/暂时性脑缺血发作(TIA)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12个月内支架内再狭窄率,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改良Rankin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责任血管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责任血管狭窄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支架到位率、手术操作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NIHSS评分、ADL评分、改良Ranki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6、12个月时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均较术前下降,ADL评分均较术前升高(均P<0.05),观察组术后1、6、12个月时NIHSS评分、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时改良Rankin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1、3、6、12个月时靶血管区卒中/TIA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血管破裂、侧支血管闭塞、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12个月内支架内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P<0.05),症状性支架内再狭窄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行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时,术中采用导引导管开窗导流技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