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爱军[1] TANG AIJUN
出 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4年第3期61-68,共8页Contemporary World and Socialism
摘 要: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别是“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结合等方面的论述较少。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使得“社会主义现代化”由理论设想走向实践探索,“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这一特殊空间开始结合。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这一特殊空间实现“社会主义”与“现代化”有效结合、双向建构的现代化新类型。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着眼于现代化的有效发展逻辑,通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理论创新,实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有效结合,超越了弱化现代化内涵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着眼于社会主义逻辑,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根本制度、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等理论突破和制度创新,实现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有效结合,超越了消解社会主义性质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以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以现代化为核心的现代国家建设协调并进的社会大变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23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