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丹忧 Liu Danchen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23年第12期53-62,共10页HISTOR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项目编号:19VXJ001)阶段性成果。
摘 要:近代以来的中国史学并非古代史学的自然延续,历史观和方法论均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第一阶段新史学不自觉地对传统史学有继承和转化,尚未将其思想、方法丢失殆尽。唯物史观全面引入中国史学所带来的最显著进步是在历史观上,使中国历史的建构模式得到合理的解释。改革开放后内地地区开始热衰于吸收欧美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并未重视传统史学研究继往开来。整体而言,中国内地地区的史学人才对于传统史学思想与方法的掌握严重缺失。世界范围看,历史学碎片化是二十世纪后期的普遍现象,历史学家通过明确的方法把历史进程的各部分变成整体的本领渐渐丧失。随之而来的便是历史学在跨学科研究中的自主性问题,史学已逐渐沦为给其他学科研究提供原材料的“资料员”角色。最近一二十年间,对整体历史观的探讨在西方史学界悄然回归。我们认为,今天的中国史学需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以通史精神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有机结合,避免碎片化研究的倾向;重拾以史为鉴、经世致用的史学传统回答时代之问;同时打通经史,使经与史的研究良性互动,这样有利于中国传统史学思想的析出,有利于中国特色史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也有利于传统史学研究方法的传承。可以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史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打下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