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越 杨涛 杨曼 宋春鑫[2] 王曦 刘必旺 朱建贵[2]
机构地区:[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晋中030619 [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老年病科,北京100053 [3]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北京100053
出 处:《光明中医》2024年第11期2260-2263,共4页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广安门医院教育项目基金项目(No.9501222);北京市第六批中医药师承工程(No.京中医科字[2023]52号)。
摘 要:在现代中医学中,辨明病证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论的建立与临床的治疗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朱建贵教授认为,在治疗中医内伤杂病中,建立起中医辨病与辨证的逻辑同时要厘清病与证的关系,这对于探讨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概念、规范中医术语以及中医独特诊疗模式的建立都有很大的意义。同时,朱老善用经方,从朱老的处方中清楚地展现出朱老对于病证的理解。此文意在通过探究病证之历史源流、经方中的病证关系结合朱老的临证辨治理论,阐述病与证之间关系以及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部分内容,同时附以朱老临证医案加以分析。
关 键 词:中医临床 辨病 辨证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朱建贵
分 类 号:R24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