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焦作454000
出 处:《中国消毒学杂志》2024年第6期478-480,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Disinfection
摘 要:目的探讨消毒过程消毒剂对消毒作业人员的危害,从职业健康角度提出合理的消毒方案及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措施。方法依据国内外相关标准,通过理论分析和资料查阅,分析消毒人员在对某面积100 m^(2)、高度3 m的病家进行终末消毒过程中可能接触的消毒剂浓度,评价人体潜在损害,并提出个人防护措施建议。结果空气消毒过程中病家内过氧化氢、二氧化氯或过氧乙酸的空间浓度分别为600、10和100 mg/m^(3),8 h加权接触浓度分别为31.5、0.52和5.20 mg/m^(3),危害指数分别为400、33.3和83.3。物体表面消毒时,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过氧乙酸或过氧化氢的空间浓度分别为33.3、16.7、166.5和999 mg/m^(3),8 h加权接触浓度分别为1.39、0.6、6.95和41.63 mg/m^(3);除含氯消毒剂外,其余3种消毒剂的危害指数分别为55.7、138.8和666。结论空气消毒时,尽量选择危害指数较低的二氧化氯消毒剂;物体表面消毒时,尽量选择二氧化氯消毒剂和暂无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含氯消毒剂;采用高流量消毒器械进行消毒作业,从而减少作业时间,并按照GB/T18664—2002要求,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以降低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风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