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2]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
出 处:《历史教学(下半月)》2024年第6期54-63,共10页History Teaching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清人文集‘经义’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A259)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三《礼》文献显示祭祀活动中有“馂余”环节,来宾按等级顺序依次享受祭祀剩余的食物,以求鬼神福佑,这一环节展示了儒家祭祀设计中的惠众及合族理念。春秋战国时,文献显示祭余胙肉在当时各种政治场合与社交场合中具有重要象征意涵,胙肉已经超越其原有价值,具备了政治象征功能。秦汉出土文献中则展示了基层祭祀饮食场景和祭肉处理时的一些异常现象。在帝国行政下,基层饮食的原有组织形式受到限制,一些地区祭祀组织和祭肉分配也转由官府控制。简牍中的祭祀饮食为考查秦汉基层社会生活和组织形态提供了新视角。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