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的错误》:从现象到解释的美学转向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闵媛春 王文斌[2] 

机构地区:[1]江西服装学院,江西南昌330201 [2]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2

出  处:《电影文学》2024年第14期68-72,共5页Movie Literatur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红色中国的多重形象:外国在华拍摄纪录片的叙事研究(1949-1976年)”(项目编号:22YJC760100);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人工智能时代江西AI主播的“美丑溢价”及泛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YS22)。

摘  要:电影《河边的错误》改编自余华先锋同名小说,在作者风格、类型元素和艺术表达中较为理想地找到了自洽与平衡。分析这部影片从现象到解释的美学转向:导演“作者”通过还原现实,打造“回到事物本身”的现象学现实主义;“演员”在寻求真相的过程中,叩问命运无答案的荒诞存在主义美学;“观众”观影后获得审美经验,积极参与文本解释学的意义建构。由此,形成导演/作家——演员——观众的循环互动模式。

关 键 词:现象 解释 文艺类型片 观众 《河边的错误》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