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辽宁开放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辽宁大学文学院
出 处:《戏曲艺术》2024年第3期70-81,共12页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宫廷戏剧史料汇编与文献文物研究”(20&ZD270);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代宫廷戏曲‘导演’文献整理与研究(22BZW116)”阶段性成果。
摘 要:清宫寿戏《洞仙庆贺》编制于乾隆时期,最初应为乾隆万寿所用,在嘉庆朝曾一度改编用于中秋承应,并更名为《玉露秋香》,而后至迟在道光、光绪两朝分以《洞仙拱祝》《八仙庆寿》称之。《清代杂剧全目》认为《洞仙庆贺》为《洞仙拱祝》之改编本,实际情形可能与之恰恰相反。《洞仙庆贺》横跨月令承应和万寿承应,但以万寿承应居多,在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用作皇帝、皇太后、皇贵妃万寿承应和皇后千秋承应剧目。现今见有《洞仙庆贺》刊出剧本二十三部,见诸确切记载的演出记录二十九次,实际应不止于此。随着演出情境和面向对象的变化,每次演出所用剧本也相应进行了调整,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清宫寿戏的写实性特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