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  被引量:5

Some Theoretical Issues Relevant to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侯为民[1,2,3] Hou Weimin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3]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6-30,共15页Fujian Tribune

基  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内涵、新特点和新要求研究”(2021mgczd017)。

摘  要: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跨越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立足点。新质生产力范畴的提出,在新时代条件下坚持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科技创新路径具有本质的区别,不能将发展新质生产力简单等同于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生产变革过程,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生产力构成要素的拓展、对现代化发展动能的激发和对经济发展条件的构建上。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同时蕴含着新型生产关系的产生,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突破了传统社会下直接生产过程的局限,是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中的又一次巨大飞跃。在我国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关 键 词: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新型生产关系 国有经济主导 

分 类 号:F49[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