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与追肥量对菜油兼用型油菜菜籽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and topdressing amount on rapeseed yield and quality of oil-vegetable double usage type rap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褚乾梅 谢雄泽 谢捷 尹羽丰[1] 余小红 王盾[1] 冯鹏 Chu Qianmei

机构地区:[1]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湖北襄阳441057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4年第12期96-104,共9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12)。

摘  要:为了探讨密度、追肥量对菜油兼用型油菜菜籽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其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以中油杂19为试验对象,以不摘薹不追肥为对照(CK),在旱地开展密度、追肥裂区试验,主区设置4个密度处理[30.0×10^(4)株/hm^(2)(D_(1)处理)、37.5×10^(4)株/hm^(2)(D_(2)处理)、45.0×10^(4)株/hm^(2)(D_(3)处理)、52.5×10^(4)株/hm^(2)(D_(4)处理)],裂区设置3个追肥处理[120 kg/hm^(2)(Z_(1)处理)、60 kg/hm^(2)(Z_(2)处理)、0 kg/hm^(2)(Z_(3)处理)],分析不同处理下菜籽产量、产量构成及品质的变化规律和油菜综合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追肥条件下,摘薹后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与未摘薹相比无显著差异,油菜籽千粒重显著降低,油菜籽产量小幅度降低,但未达显著水平。密度和追肥均对摘薹油菜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有显著影响,在同一密度处理下,改变追肥量后,摘薹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无显著变化,千粒重随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摘薹油菜籽产量随追肥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追肥量相同的条件下,改变种植密度后,摘薹油菜每角粒数并无显著变化,单株有效角果数随密度增加而降低,千粒重随密度增加而增加,低密度处理的摘薹油菜产量最低。改变种植密度后,油菜籽品质变化未表现出规律性,摘薹后油菜籽中蛋白含量、芥酸含量、亚油酸含量、亚麻酸含量增加,含油量、油酸含量、硫代葡萄糖苷含量、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追肥后油菜籽中的蛋白含量、硫代葡萄糖苷含量、亚麻酸含量增加,含油量降低。与未摘薹单收菜籽收益相比,摘薹后菜薹菜籽2季收益显著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种植密度为37.5×10^(4)~52.5×10^(4)株/hm^(2)、摘薹后追肥量为120 kg/hm^(2)的油菜的综合效益较高,最高收益达到32952.3元/hm^(2),比不摘薹单收菜籽的最低收益高18806.5元/hm^(2)。综上所述,菜油兼用型油菜菜籽产量和

关 键 词:菜油兼用型油菜 摘薹 密度 追肥量 产量 品质 综合效益 

分 类 号:S565.404[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