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运动模式下的上肢痉挛状态定量评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保华 王勇[2] 穆景颂 肖洪波[4] 朱宗俊 

机构地区:[1]合肥大学先进制造工程学院,合肥230601 [2]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合肥230009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合肥230036 [4]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合肥230031

出  处:《中国康复》2024年第7期427-432,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713210);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22AH051804);合肥大学人才科研基金项目(21-22RC01);安徽省2020年度中央财政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皖卫中医药发(2020)5号]。

摘  要:脑卒中后痉挛状态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1]。Lance[2]将痉挛状态定义为:一种因牵张反射亢进所致的以速度依赖性肌张力增高为特征的运动障碍,且多伴有腱反射亢进,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该定义描述了被动运动模式下的痉挛状态特点,有其局限性,对痉挛状态的定位与描述不够精确。痉挛测量数据库(support program for assembly of a database for spasticity measurement,SPASM)小组将痉挛状态定义为:由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所引起的感觉运动控制失调,表现为肌肉间歇性或持续性非自主激活[3]。

关 键 词:上肢痉挛状态 定量评定 被动运动 主动运动 

分 类 号:R49[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R746.9[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