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24年第7期361-363,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摘 要: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中,约有1/3存在中重度以上的冠状动脉钙化[1]。严重钙化病变导致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并影响患者远期预后。严重钙化病变是目前心血管介入医师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目前,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蚀术等是治疗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的传统技术;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或称血管内碎石术(int ravascular lithot ripsy,IVL)是治疗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的新兴技术,Disrupt CADⅠ~Ⅳ系列研究[2-5]证实了该项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022年5月在我国获批,用于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2023年,基于我国临床专家的实践经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6]发布,对IVL的规范操作、腔内影像学评估、适应证的选择、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器械的联合使用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新近发表的REPLICA-EPIC18研究[7],也是目前最大规模的真实世界研究,共纳入426例患者,再次证实了IV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益于该项技术操作相对简单,学习曲线较短,IVL在我国上市后得到迅速开展和推广,并且国产的冲击波球囊也相继上市,到目前为止,累积IVL病例数约150000例,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有操作不规范之处,包括是否主动应用腔内影像学的评估、IVL适应证的选择、冲击波球囊尺寸的选择等。
关 键 词:钙化病变 心血管介入 真实世界研究 冠状动脉钙化 碎石术 血管内 准分子激光 球囊导管
分 类 号:R541.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1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