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志刚[1,2]
机构地区:[1]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校刊部 [2]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出 处:《江苏社会科学》2024年第4期185-193,共9页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乡文化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现实路径研究”(23BKS10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与“乡土中国—城乡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城乡关系裂变过程相同步,肩负书写时代变迁、治愈“现代性创伤”历史责任的当代城乡文学创作,同样经历了从“乡土叙事”到“城乡叙事”的结构化蜕变。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的空心化和“城市病”的蔓延,以及乡土礼俗与工业理性两种道德系统的复杂纠葛,文学创作群体在缅怀乡愁的同时跳出城乡冲突的两极化叙事,并从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城市文明中汲取各自的文学养分。城乡文学创作群体以其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文学叙事,传达了对城乡文化融合发展趋势的理性判断;相关文学作品通过书写民工等“城市异乡客”、进城知识精英等城乡“两栖”群体从游离于城乡之间到“回嵌乡土”的精神突围过程,完成了城乡文学叙事从“以乡观城”向“城乡互看”的视角切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