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夏寒 何花 任为[2] Xia Han;He Hua;Ren Wei
机构地区:[1]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部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2]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湖北武汉430000
出 处:《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4年第7期14-17,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 & Gynecotokology
摘 要: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分娩出血量≥500 mL,剖宫产≥1000 mL,占所有分娩并发症的5%~10%,可造成各种严重不良后果。PPH占世界发达地区孕产妇死亡原因的8%,占发展中地区孕产妇死亡原因的20%[1],也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2]。积极寻找PPH的危险因素,及时识别并积极干预,对减少PPH及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PPH的危险因素在不同的研究、指南、分娩方式中有所不同[3]。本文就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产次、PPH史、孕期合并症与并发症、孕期特殊用药、产程异常与缩宫素使用等对经阴道分娩的PPH高危因素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改善母儿不良妊娠结局,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5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