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脊柱外科,浙江温州325600
出 处:《实用骨科杂志》2024年第7期663-666,共4页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摘 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之一,往往导致腰臀部疼痛及下肢放射痛、麻木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经皮脊柱内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etomy,PELD)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式[1-2],由于微创、恢复快等优势,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但PELD也有不可忽视的并发症,主要集中于椎间盘突出复发、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3-4];而对于术后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post-discectomy discal pseudocyst,PDP)这种罕见的并发症,并不为医生所熟知。PDP是指突出髓核被摘除后手术区域出现的囊性病变,一部分患者出现下肢根性症状,与术前症状相似。目前关于PDP的国内外文献报道相对较少,关于PDP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都缺乏共识,给疾病的诊治带来一定的困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于2022年8月收治的1例PDP患者,根据其临床及随访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PDP的临床症状、诊断、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12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