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通专之辩”与走向“清明”的通识写作课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苏婧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 [2]清华大学全球发展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

出  处:《中国大学教学》2024年第6期83-91,共9页China University Teaching

基  金:清华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通识写作课”第二课堂的打造与创新(2023年秋立项ZY01_01);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教改五期项目“通识写作课读书会的打造与创新”(xzjg2024-7)。

摘  要:中国通识教育30年,潘光旦先生所言的“通专之辩”始终是挥之不去的关键议题。以往学界对于“通”与“专”关系的讨论略显表面化,通识教育在理念与实践中不应是一种与专业教育角力、争夺的力量,“通专之辩”应当放置在时代语境中予以深刻回答。通过引入马克斯·韦伯在《科学作为天职》等文中对大学教育的思考,提出通识教育的关键在于走向清明、倡导价值理性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阴阳相合”思想一样,清明、融洽、和谐、内敛、包容,让我们的学生不仅热爱科学,也知道科学的边界;不仅崇尚理性,也拥有人格和尊严;不仅爱智慧、也爱行动,将沉思生活与行动生活真正内化为一,在“知行合一”中坚定地回答人生的价值、承担时代交付的责任。

关 键 词:通识教育 写作课 通专之辩 清明 通专融合 

分 类 号:H05-4[语言文字—语言学] 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