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化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苍玉清 

机构地区:[1]民进北京市委

出  处:《北京观察》2024年第7期55-55,共1页Beijing Observation

摘  要: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活动的载体。中共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对标全国文化中心地位,北京文化基础设施仍存在一些短板。一是集聚效应有待发挥。现有文化集聚区存在同质化竞争,缺乏具有国际知名度和群众认可度“双高”的大品牌。文化产业集聚区分布过于分散,不利于汇集人流,区内缺乏联动,空间规划不合理,业态丰富性不足。二是运营效率有待提高。目前诸多公共文化设施的设置都是保障最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无法满足高端需求。三是有影响力的特色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仍需增加。一些场馆规模较小,运营理念较为落后,有新建和改造的空间。在市级层面缺少特色化、有亮点的大型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关 键 词:国际知名度 文化基础设施 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设施 集聚效应 同质化竞争 空间规划 集聚区 

分 类 号:G249.27[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