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光剑
机构地区:[1]梧州学院
出 处:《黄河之声》2024年第9期4-8,共5页Song of The Yellow River
基 金:梧州学院与梧州市长洲区政协合作项目《长洲下俚历史文化挖掘研究(第一期)》成果,(项目编号:20230001)。
摘 要:在距离梧州市区十多公里的长洲区长洲镇,有座美丽的泗州岛,其四面环水,风景旖旎,沿岸柳树郁郁葱葱、随风摇曳,好似少女般顾盼生姿,迎接着八方来客。人们为着岛上闲适自然之景而来,更为了聆听那一曲悠扬的下俚歌。下俚歌,是流传于泗州岛上的特色民歌,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根据学者苏文龙先生的研究,下俚歌源于远古时代的弹歌、击壤歌,后融入楚国民歌“下里巴人”。至明代中叶,先贤规范了青山庙会,把迎神赛会的“下里巴人”之歌改为下俚歌,并确定了歌词格律与曲谱,流传至今。下俚歌于2007年和2014年,分别被列为梧州市和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关于下俚歌的研究,目前所能够收集到的文献,大多关于下俚歌溯源、下俚歌相关历史文化研究,有关下俚歌的音乐形态、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将从文学内容与格律,旋律形态发展等方面对下俚歌进行分析,总结下俚歌音乐特征,为下俚歌未来能更好地“有声传承”提供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6.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