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月卿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 处:《黄河之声》2024年第11期174-177,共4页Song of The Yellow River
摘 要:马修·莱利借鉴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标记理论”与拉特纳的“话题理论”,并借助赫波科斯基与达西的“奏鸣原理”,威廉·卡普林的分析理论,重新挖掘所谓“小大师”的交响曲创作及相关史料,专门提出针对海顿与莫扎特时期50余部维也纳小调交响曲的开创性研究。莱利的研究结论推翻以往观点,认为海顿只是参与到当时的一种创作风潮之中,这种风潮不仅仅是一时流行,在后来的交响曲甚至是其他大调作品也有所体现,书中得出结论为维也纳小调交响曲形成一定的创作范式,并归纳出其中的共性创作特征,试图以小调交响曲“分支”的模式特征对此时小调少于大调的问题进行回答。本文从莱利对分析修辞模式的探寻与分析角度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笔者从图示理论和表演理论思考历史中的演奏技法与当代声音之间发生偏离的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34.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