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玉[1]
出 处:《学术界》2024年第7期89-101,共13页Academic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语言变革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16ZDA19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不用典”是胡适“文学改良”即国语白话文的重要内容。胡适把用典区分为“广义用典”和“狭义用典”,他反对的是“狭义用典”。胡适认为,用典缺乏创造性,是一种没有才气的表现,在表达上容易导致歧义,导致表义误解。陈独秀赞成胡适“不用典”主张,他主要是从美学即文辞的艺术性角度来提倡不用典的。钱玄同赞成胡适的“不用典”论,他认为白话文的特点是表达直接,通俗易懂,而用典则是与此相违背的。废名主张现代汉语写作应该用典,他认为用典是“高明作者”写作手法,实际上是把用典看作是一种写作修辞技巧而非内容的表达。用典从根本上是语言的问题,既是语言修饰,但更是思想表达,用典即借用陈语来表达,用大家都熟悉的故事来表达,这种表达既是表达自己,更是延续传统,是语言内部自然产生的现象,属于语言使用的正常规律。用典是语言习得的必然结果,绝不是人为的刻意的文字游戏。用典具有美学上的意义,具有强大的逻辑能力。现代汉语写作不仅用古典,还大量用今典和洋典。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