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3]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
出 处:《新闻记者》2024年第6期61-82,共22页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智能时代的信息价值观引领研究”(项目编号:18ZDA30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研究通过一组混合研究设计,从传播研究的两个重点面向——内容与效果层面联合探究了一个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文-图模型如何在主、客观上传递刻板印象。针对2140张AI人像的算法审计结果表明,作为“容器”的文-图模型继承、亦“超越”了既有刻板印象的“像化”框架:AI稳定地强化了亚洲人小眼、扁鼻、长且宽的脸、皱纹与瑕疵突出的面部等特征,令亚洲人形象被显著刻板化;黑人形象也受到一定贬损,其中“性化”是突出问题。随后面向中国被试(N=242)的实验研究发现,AI人像在内容框架上较真实人像折射出更突出、夸张的刻板印象,这影响人们对群体刻板印象的认识和感知;女性用户还有将AI产出的丑化人像投射至自身,进而导致个体自尊受损、技术抵制意愿增强。人正从机器处承受更严重的刻板印象表达和更负面的心理后效,智能时代个体身心健康与人机、人技关系面临危机,这些直指智能社会的底层秩序挑战。
关 键 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刻板印象 视觉框架 传播效果 算法歧视 传媒伦理
分 类 号:TP18[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G206[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