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眼科,福建厦门361003
出 处:《中国妇幼保健》2024年第13期2426-2430,共5页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摘 要:目的 观察视网膜激光光凝及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阈值前Ⅰ型及早产儿视网膜阈值病变的效果对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1年6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眼科确诊为阈值前Ⅰ型病变及阈值病变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病例52例104眼,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视网膜激光光凝(LP)组24例48眼、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组28例56眼,观察术后眼底病变消退情况、附加病变消退情况、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结果 LP组48只眼经一次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后病变消退,一次治愈率100%。IVC组56眼中有48只眼经一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后病变消退至治愈,一次治愈率85.71%,8只眼在随访过程中出现病变复发,复发率14.29%,复发病例经二次注药后病变控制。阈值前病变Ⅰ型和阈值病变的患眼中,LP组术后病变消退或瘢痕化时间均较IVC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组术后完全血管化时矫正胎龄较IVC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的ROP患儿,均未见严重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 LP及IVC治疗阈值前病变Ⅰ型及阈值病变ROP均有效,但IVC治疗复发率高,周边视网膜血管化时间长,应注意延长术后随访时间。
关 键 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137.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