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莹 黄焕明 Ying Zhang;Huan-Ming Huang(School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Tech University,Shanghai 201210)
机构地区:[1]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201210
出 处:《有机化学》2024年第6期2061-2062,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摘 要: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作为有机合成中构建碳-碳键的核心技术,展现了其广泛的应用前景[1].此类反应通常基于双电子氧化还原机理进行.然而,随着可见光催化化学的飞速发展,当钯催化剂被可见光激发至激发态时,其单电子特性为引发新反应类型提供了可能,并与基态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形成了互补优势[2-3].例如,Glorius[4-6]和Gevorgyan[7]课题组分别利用氧化还原酯和烷基卤代物,成功实现了可见光/钯催化的自由基型烯丙基取代反应.这种基于开壳层物种的交叉偶联反应与先前的双电子反应截然不同,为碳-碳键的构建开辟了新的合成途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0.15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