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油储层核磁共振T_(1)-T_(2)谱响应特征及应用——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青山口组为例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 1-T 2 spectrum in shale oil reservoirs:a case study of Qingshankou Formation in Gulong Sag,Songliao Basi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庆峰 闫学洪 郑建东[3] 任莉 兰袁媛 王慧 武越 LI Qingfeng;YAN Xuehong;ZHENG Jiandong

机构地区:[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事业部,黑龙江大庆163412 [2]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大庆分公司,黑龙江大庆163412 [3]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412

出  处:《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89-101,116,共14页Journal of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基  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2021ZZ10)。

摘  要:为明确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页岩油储层二维核磁共振响应特征,测试分析不同状态页岩T_(1)-T_(2)谱,结合孔隙流体动态响应特征建立T_(1)-T_(2)谱识别图版,并构建页岩孔隙油、水T_(1)-T_(2)谱信号幅度标线方程,计算不同状态页岩孔隙流体含量,探讨原位状态下不同孔隙流体含量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古龙凹陷页岩油储层T_(1)-T_(2)谱可分为7个区域,能有效区分各种孔隙流体分布;页岩储层孔隙流体以毛细管束缚水为主,原始状态下,平均为20.95 mg/g,总油量相对较高,与常规热解油量具有良好相关关系,平均为9.67 mg/g;页岩油以束缚油为主,其次为吸附油,可动油较少,其中可动油最易散失,束缚油次之,吸附油和毛细管束缚水散失较少;原位状态下,页岩含油量主要受有机碳、黏土矿物和成熟度控制,总有机碳与黏土矿物质量分数越高,成熟度越大,含油性越好,吸附油随成熟度增大而逐渐降低。

关 键 词:页岩油 孔隙流体 核磁共振 T_(1)-T_(2)谱 青山口组 古龙凹陷 松辽盆地 

分 类 号:TE212[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