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成败及再发脑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玉玺[1] 于亮[1] 

机构地区:[1]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天津300171

出  处:《现代诊断与治疗》2024年第5期724-726,共3页Moder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摘  要: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成败及再发脑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介入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90d随访,应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价其介入治疗成败,将mRS评分≥3分的20例患者分为无效开通组,将mRS<3分的60例患者分为有效开通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情况,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无效开通的多因素分析。随后将60例有效开通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2个亚组,将7 d内出现再发脑出血的患者分为脑出血组10例,将其余患者分为非脑出血组50例,分析两组一般情况,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再发脑出血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无效开通组与有效开通组患者年龄、术前NIHSS评分、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脑白质病变、合并脑萎缩、合并脑水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年龄、术前NIHSS评分、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脑萎缩、合并脑水肿情况为介入治疗无效开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脑出血组与非脑出血组患者术前NIHSS评分、合并高血压、mRS评分、房颤史、介入前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合并高血压、mRS评分、房颤史、介入前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情况为介入治疗再发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术前NIHSS评分、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脑萎缩、合并脑水肿情况为介入治疗无效开通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高血压、mRS评分、房颤史、介入前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情况为介入治疗再发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临床针对此类患者需早期采取措施预防介入治疗开通失败与再发脑出血情况。

关 键 词:缺血性脑卒中 介入治疗 再发脑出血 改良Rankin评分 影响因素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