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理论基础及修订建议  被引量:1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Proposed Revisions to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aw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妥学进 Tuo Xuejin

机构地区:[1]兰州理工大学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出  处:《文化遗产》2024年第4期28-37,共10页Cultural Heritage

基  金: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文化权利视阈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3XFX019);兰州理工大学2024年度人文社科培育基金项目“我国传统资源权保护制度体系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在我国致力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非遗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新使命。当前,社会正处于深刻的转型阶段,《非遗法》的修订也进入了关键时期。在修订过程中,应依据文化基因传承、结构功能、整体性、多元主体参与、文化多样性等理论。修订工作的重点应聚焦于立法模式的优化与立法目的的明确,确立非遗的整体性保护制度,强化《非遗法》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衔接,健全传承人与传承集体的保护制度,建立非遗的日常生活化制度,构建多元化的参与制度体系,以及完善责任落实制度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从而构建更健全的非遗法律保护体系,促进非遗的永续传承与创新发展。

关 键 词:《非遗法》 保护 修订 

分 类 号:G122[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