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姜彦坤[1] Jiang Yankun
机构地区:[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
出 处:《湖北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97-106,共10页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中的政社合作研究”(17BSH11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三纵”创新人才项目“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体系优化研究”(RRCQC20230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计划项目(XDB202308);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QSKD2023ZD0303)。
摘 要:为发现粮食主产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短板、探究粮食主产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从农业科技生产力、农业绿色生产力、农业数字生产力三个维度构建粮食主产区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评价体系,测度2013-2022年粮食主产区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分析其区域差异,并利用障碍度分析模型诊断阻碍其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其一,粮食主产区农业新质生产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18-2019年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幅度最大;其二,就区域差异而言,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长江流域和黄淮海地区的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明显高于东北及内蒙古地区,就省份来看,粮食主产区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了山东、江苏“双子星引领”的断崖式发展格局,不同省份之间的差距较大,表明粮食主产区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区域异质性;其三,粮食主产区农业新质生产力一级指标障碍度排序为科技生产力>绿色生产力>数字生产力,二级指标障碍度排名靠前的是支农经费强度、农膜使用量以及获证绿色食品单位数等。据此,粮食主产区应加大农业领域财政支持力度,重点突破影响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薄弱环节,强化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8